中书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久久小说网www.jjxsw.info),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刘元贞随内侍监王德谦迅速进入皇宫,来到了垂拱殿。随后,站在了王德谦给他安排好的位置。

皇帝:“好,既然大宝已经来了,那我们开始。。。。。。”

皇帝谈及了关于这次反叛的事情,最后谈到功劳的问题了。

“刘元贞救驾有功,朕让你兼任左羽林卫大将军,你意下如何”皇帝问到。

“咦!”皇帝看刘元贞没有反应,于是再次喊道:“大宝。”

站在旁边的大臣,碰了他一下,轻声的说:“陛下叫你呢,刘小将军。”

刘元贞恍然出列:“哦,臣在。”

皇帝好奇的看着他,问到:“你好像有心事啊,怎么了。”

“我在想昨晚的事情,昨晚的事情我还有些疑问。”刘元贞回答道。

皇帝好奇的问到:“哦!昨晚的事情,说说看”

众大臣也看着他,好奇到底是什么事。

刘元贞:“第一个疑问,左骁卫大将军崔神基昨天也在场,而且被当场格杀。但是,昨晚叛军的人数,最多也就区区两万。这与左骁卫的总兵力,不相符啊。”

皇帝笑着说:“原来是这个事情啊,朕可以回答你。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调不动。”

“兵马向来是国之重器,朕选人都是严格挑选的。朕选人,首先看的就是品行是否忠诚,再看是不是有统兵之能。他们这些统兵的将领,朕虽然不能保证,个个都是常胜将军。但是可以保证,基本都是忠诚的,而且都能征战。”

“所以,昨晚反叛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左骁卫的人。而是这个崔义玄十几年,来养的私兵。”

刘元贞点点头:“原来如此。我的第二个疑问就是,崔义玄就算当时能够反叛成功。但是,造反这不是换个皇帝,就能了事的。皇族也不是只有李建武一个人,就算真的成功了,别人凭什么会听从他的。到时候,周边不从,数十万兵马直扑建安府,他就这么一点人,拿什么守。”

皇帝听了刘元贞的话,也在思索这个问题。

中书侍郎杨国安,思考后说道:“这个问题很难想。或许,他们只是被权力的欲望给遮住了,想搏一把,没有思考过以后的事情。”

刘元贞点点头说:“你这么说并没有错,但是崔义玄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做,完全没有把握的事情。”

中书侍郎杨国安:“这。。。”

刘元贞:“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你们还记得崔义玄死前那些话吗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人临死前说出那样的话,绝对不可能只是放狠话而已。”

众人听了刘元贞这话后,都回想起来了。也都开始了思考和算计。但是,目前信息太少,大部分人都想不出个所以然。

一会儿后,宰相张浚出列开口:“陛下,臣虽想不出崔义玄有何后手。但是,不管他的后手是什么,必然是围绕着建安府做文章的。因此,臣建议进行内查皇宫,外查建安府,以及周边百里之地,看看他的后手究竟在哪里。”

这个方案虽然并不是特别高明,但是非常稳妥,所以众大臣纷纷表示附议。

皇帝没有说话,而是询问刘元贞:“大宝,你看呢”

刘元贞:“张大人的谋划,自然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恐怕没那么简单。”

宰相张浚:“刘小将军还请直言。”

刘元贞:“臣建议陛下应当派人,去各地四处打探一下,尤其是边关。另外,应当收缩周边兵马巩固建安府,以防不测。”

皇帝:“这。。。是不是太谨慎了点。大规模的兵马调动,可不是闹着玩的。”

宰相张浚:“斯!刘小将军的意思是,崔义玄极有可能勾结了蒙古人吧。”

刘元贞点点头:“上次在武昌县的事情,大家应该还记得吧。”

众大臣点了点头。

刘元贞:“那么问题来了,蒙古人是怎么知道,陛下的巡视路线的呢”

皇帝点点头:“上次的事情朕也怀疑他,但是他做的十分保密,根本就无人知晓。朕也拿不出证据,所以没有动他。”

兵部尚书程羽:“这崔义玄怕是与蒙古人达成合作了,就是不知道内容到底是什么。”

刘元贞:“现在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或者蒙古人马上就要来了。”

“军报,紧急军报,紧急军报,紧急军报。。。”一道声音着急的声音由远及近而来。

刘元贞叹了一口气:“哎!果然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浑身是血报信人,进入了大殿大喊:“陛下,蒙古人九万精骑兵来袭,已经攻克了南陵,宣城,正往临安府方向前来。”

报信人说完,立马就倒下了,皇帝立即命人将其送往救治。

皇帝大怒:“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么多蒙古人来了,边关为何不报啊。”

宰相张浚:“哎,这些蒙古人,恐怕是崔义玄,通过某种渠道,神不知鬼不觉放进来的。而崔义玄的后手,恐怕也是这些蒙古人。这也解答了之前,刘小将军的疑问。崔义玄凭什么守着建安府,想必就凭这些蒙古人吧。”

皇帝听了这话后怒气冲天:“这个崔义玄,朕当初就应该毫不顾忌的将他处死,免得今日之。。。。。。”

“咳咳咳咳。。。。。。”

中书侍郎杨国安急忙道:“还请陛下息怒,保重身体要紧。”

皇帝现在的身体状态有些危险,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异样,众大臣都能一眼看出来。

“咳咳。。。敕命刘元贞检校兵部尚书,都督各路兵马,节制诸将,统帅全军,务必击退来犯之敌。”皇帝紧急下达了敕命后,便昏迷过去了。

“陛下,陛下。”

皇帝病倒后,朝廷一片混乱,于是朝会即刻被停止了。尚药局的奉御也被立即喊来,为皇帝治病,大家都守在皇宫里焦急的等待着。

奉御为皇帝诊视之后,张浚连忙问到:“怎么样”

奉御:“陛下是一时情绪激动,方引发以前的旧疾,故才昏迷的。张相不必担心,陛下暂时无恙,我开张药方,让陛下服用。不出几天,陛下就会醒来。”

众臣听到这里,都舒了一口气,还好皇帝没大事。

张浚点点头说:“好,那就麻烦你了。”

奉御:“不敢,为朝廷,为陛下,分忧而已。”

皇帝昏迷之后,作为右仆射的张浚,此刻已然成为了朝廷最大的人物了。

张浚对众大臣说道:“目前形式非常危机,而陛下又暂时无法苏醒。现在,由我来主持朝廷常务,谁赞成,谁反对”

在场的没有一个人说话。

张浚满意的点点头:“很好,既然无人反对,那我就开始分配任务了。”

张浚:“陛下用药,按照惯例,由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还有诸卫大将军各一人,和殿中监,奉御共同监视完成。你们谁来啊”

中书侍郎杨国安走了出来:“我来。”

张浚:“很好,有你,我更加放心。”

随后,又有其他人站了出来。

张浚:“好的,接下来,便是尝药。按照惯例,奉御和殿中监自是不必多说,但接下来。。。。。。”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三皇子李志成突然说话了:“张相,为父皇尝药,可否交给我来”

众大臣听了这话后,嘴角一撇,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是心照不宣。看样子,这个三皇子的野心也不小啊。

“这。。。行吧,陛下既然没有太子,那就交给三皇子你来了。”张浚也不愿在这个危机的关头,与三皇子纠缠。不过,还是说明了,不管你做了什么,你始终不是太子这件事情。

最后张浚看着刘元贞说道:“那么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蒙古人来袭了。刘小将军,陛下已任命你为都督各路兵马,统帅全军。那我们便全力配合你,务必要消灭蒙古人。”

刘元贞点了点头。

张浚:“很好。这里没有地图,不太方便。我们去崇政殿,再行商议接下来的部署。”

随后众人来到了崇政殿,打开了地图,开始了作战会议。

刘元贞:“在开始商议之前,我能问一问我们现在,在建安府周围还有多少兵马吗”

这时,两名中年将领,走了出来。

左龙武卫大将军李至:“都督,左龙武卫五万兵马在此。”

右龙武卫大将军徐道明:“都督,右龙武卫五万兵马在此。”

接着,又出来两位将领。

右金吾卫大将军王明:“都督,我等左右金吾卫也可以集结,但是需要五天左右时间。加起来大概有八万多人。”

刘元贞:“八万”

左金吾卫大将军沈正叹了口气说:“昨天因叛军狡诈下药,不幸战死了一万多人。”

刘元贞:“还有其他的吗”

众人摇了摇头。

刘元贞:“那陛下的另外两只禁军,左右神武卫呢神武卫何在啊”

张浚:“刘小将军,神武卫去边疆暂时替防了,现在回不来。”

刘元贞:“禁军的事情,张相你知道的这么清楚”

张浚笑了笑:“自是陛下信任。”

刘元贞:“嗯,我明白了,一会儿会议结束后,两位金吾卫的大将军,就去集结兵力吧。”

左金吾卫大将军沈正:“是。”

右金吾卫大将军王明:“是。”

“很好,我们开始会议吧。”刘元贞说道。

于是建安保卫战的战前会议,正式开始了。大家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兵部尚书程羽率先开口:“刘都督,建安府的门可不少,我们虽然有十八万,但并不占优势,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让刘广德将军进京勤王。”

刘元贞点点头说:“勤王可以,但是时间上,恐怕也来不及了。蒙古人现在已经攻克了宣州,而且都是精锐骑兵。可以直插唐山县,而后一路往东。东边都是县城没有高大的城墙,根本坚持不了多久。蒙古几乎可以平推到建安府,最多也就十来天,快的话可能都不到十天。而刘广德将军在江宁,离我们虽然不算远。但是,从建安府到江宁,一来一回最少需要十五天以上,而且步兵会更慢。要在交战时赶过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刘广德的兵马,我打算另做它法。”

“我们现在能快速调的,就只有湖州,越州,睦州,三个州的地方兵马了。但是这三个州的兵马也不多,只能勉强分担一点压力。所以,这场战争的前期,恐怕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弃女修仙记

弃女修仙记

一溪砂
修仙界第一天才清尘仙尊纪妍渡劫失败,竟回到了地球自己的少年时代。男朋友因为门户之见刚刚跟她分手。她也没有回到前世那个豪门狼窟。她要弥补前世遗憾,吊打前世陷害她..
军史 连载 132万字
无限大抽取

无限大抽取

木与之
在最绝望之际,路青获得了一个无限抽取系统,只要消耗一定体力,就可以进行实物抽取!抽取人参,抽取灵芝,抽取海鲜,抽取山珍,抽取宝藏!……宏观抽取:上可摘星拿月,..
军史 连载 51万字
你听,我娓娓到来

你听,我娓娓到来

邓乖
凤凰欲火重生,人呢?怎么可能是重生!它带来的是毁灭、是失去、是伤痛、是阴影!一场大火,几乎夺走李听的一切!家人、朋友、美好的向往!留下的,是伤痛、是辗转难眠的..
军史 连载 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