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野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久久小说网www.jjxsw.info),接着再看更方便。

山阴天乐欢潭(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欢潭村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村名来历据《欢潭田氏宗谱》记载:“欢潭者,因有天潭,故以潭名村。潭在村口湖堤边,宋时古迹也。周不数寻,深不及丈,四时澄澈,不涸不溢,水清味甘。自宋岳飞行军至此,饮潭水而欢,故名。”新编《萧山县志》也记载:“相传南宋岳飞率兵抗金,行军至村口,见泉水潭,欢饮止渴,故名。”

南宋至清末年间,欢潭属天乐乡,天乐乡属山阴县。这是个漫长的江村建设时期,田氏家族依靠家学传统延续儒家命脉,形成明确的“务本”—“耕读”—“勤政”传统,空间美学基本成型。晚晴至民国时期,家学向乡学转变,人才辈出,从人生仕途走向救国图存。外来建筑的加入,丰富了乡村形态。

现欢潭村境地,南宋时隶属绍兴府山阴县天乐乡,元明清时期属绍兴路(府)山阴县,民国时期(1912 年始)归属绍兴县,初属会稽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 年 10 月划归萧山县,属绍兴专区萧山县进化区欢潭乡,现属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

如今的欢潭村由欢潭、东坞、傅家三个自然村组成,共计 1190 户,人口 3990 人。分 36个村民小组,田姓为欢潭村大姓,全村区域面积 13.56 平方公里,山林面积 多亩,耕地 1800 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95%,绿化覆盖率达到 75%。

欢潭田氏宗祠

田氏后人最先建造了专门祭祀大司空本人的桥里祠堂,“面山向艮”直面龙珠山,而龙珠山下是大司空墓的所在,这是最原始的空间对仗。围绕祠堂,形成一片居住区,背山面溪呈环状布局。外侧过河由一条主路通往村外,社庙、义仓以及土谷祠都是当时候留下的村外公共建筑。后来田氏的一支分离出去,在桥外区域建了另一座祠堂,川堂。随即围绕它又形成一片新的居住区。桥外祠堂和周围的住宅都是“面湖向离”布局,同时毗邻一条小溪。再往后,两片住宅区逐渐发展,桥里片区的主路接上桥外片区的一条支路,形成今天的欢潭老街。两边的村民在老街中间修建了一座共同的祠堂,大司空家庙,从而形成公共汇聚的空间。桥里桥外从分到合,又融合到了一块。这是一个完整的以农业为本的家族垦殖繁衍的历史,山水关系和家族的公共纪念空间成为支撑这个村落骨架的关键要素,至今仍然组织着村落的空间结构。

欢潭田氏宗谱

欢潭田氏,自大司空建炎南渡迄今,历宋而元,由明而清,已近千年。《欢潭田氏宗谱》之修始于十三世伯庸公,后经过多次续修,目前存世的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田绳祖等重修的荆茂堂木刻活字印本。

欢潭田氏始迁祖是河南开封府陈留县田家庄人,正因为这位南宋抗金大将引领的望族改变了欢潭,也给欢潭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瑰宝。绵延 800 余年,传承 48 代,出过 133 名朝廷命官,这些大大小小的先贤带着一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气质,其中,不乏政声远播、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在“荆茂堂”上,那些“进士”、“举人”匾以及满墙的壁画都在展示着这个家族的辉煌。第三进即供奉始祖至十六世的田氏祖先神位的大厅,厅前廊柱上贴满了红对联,其中有一付联:“荆树荆花荆果荆深叶茂,和心和气和色和睦家园”,厅柱上的长联,左联是:“离乡千里村居一泓山环水绕地灵人雄司空之地不敢延颂”右联实在分辨不清,只有抱歉了。

欢潭田氏始祖

宋建炎年间(1127-1130)大司空田秩扈跸南渡后,因爱“山阴欢潭山水之胜”,遂卜居欢潭发族,田秩被尊为欢潭田氏始迁祖。田秩之父田晟初居河南开封府陈留县田家庄,宋建炎间守蜀有功,累官至泾邠经略节度使大司徒封鲁国公,田晟被尊为欢潭田氏始祖。田晟是宋太宗时左拾遗田锡公之曾孙,田锡是欢潭田氏始祖的曾祖父。

欢潭田氏迁徙

欢潭田氏自宋建炎年间,从河南开封府陈留县田家庄迁徙至欢潭后,子姓蕃衍数以千计,自三世祖始又陆续从欢潭迁徙各地。三世祖思信公迁居四卦,六世祖肆壹公迁居诸暨三江口,九世祖曾贰公迁居绍兴湖塘,九世祖曾捌公迁居诸暨花园,十世祖清贰公迁居诸暨店口。明永乐年间徒巨姓实边,田氏名在徒中,欢潭田氏举族迁至陕西临洮(今甘肃临洮),十四世祖仪一公因出继得免,自后子孙繁衍数又以千计。历宋而元,由明而清,近千年来,田氏后裔由于仕途、经商等因素,不时有族人迁居外地,据目前统计,国内除西藏外每个省份均有欢潭田氏族人居住,国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也有欢潭田氏族人定居。如今欢潭田氏已传 38 世,村内有田姓 2400 多人,从欢潭析居于萧山各地的田氏亦有 2000多人。

班辈排列与字派

始祖晟公

二世祖秩公

三世祖

四世祖

五世祖

六世祖

七世祖

八世祖

曾(九世)清(十世)次(十一世)实(十二世) 森(十三世)仪(十四世)衍(十五世)高(十六世)良(十七世) 兴(十八世)顺(十九世)恩(二十世)荣(二十一世) 华(二十二世) 显(二十三世)振(二十四世) 美(二十五世) 宁(二十六世) 祉(二十七世) 新(二十八世)文(二十九世) 章(三十世)焕(三十一世) 经(三十二世) 纬(三十三世)忠(三十四世) 孝(三十五世) 翊(三十六世) 彝(三十七世)伦(三十八世)嘉(三十九世) 祯(四十世)昌(四十一世) 祚(四十二世) 允(四十三世)福(四十四世) 德(四十五世) 庆(四十六世) 熙(四十七世) 淳(四十八世)

仔细查阅《乾隆狄道州志》、《乾隆狄道州续志》,发现明清两代记载的田姓官吏有田润、田济顺、田岐、田锡龄、田捷等十余人。除明初的田润外,均写为“狄道人氏”。“田润祖籍浙江山阴人,授职百户,传之润七代。”明代百户为世袭军职,统兵 120 人,正六品。深感遗憾的是谱师惜墨如金,没有其他更详细的记载。

欢潭田氏宗祠

欢潭田氏宗祠“大司空家庙”俗称“宗祠堂”,堂号“荆茂堂”,坐北朝南,共三进三间,前厅大门上有“大司空家庙”匾额,中厅上有“荆茂堂”堂号匾额和部分进士匾,后厅供奉着始祖至十六世的田氏祖先神位,整幢建筑占地面积近 1000 平方米,清同治十年(1871)重修后,至今已有 140 多年历史。公元二 0 一五年九月,欢潭村再次启动大司空家庙的修复工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宗祠原貌。

《欢潭田氏宗谱》共四十八卷

第一卷序文、凡例、封诰敕命;第二卷诗文、纪略、墓志铭;第三卷人物传文;第四卷义仓、义塾、义渡、家训;第五及六卷皆为礼产;第七卷后皆为历世行第表。其中图表有欢潭村域图并图说、大司空墓图、陈家坞世祖墓图、义学【荆花书塾】图并碑记、衍二公祠【川堂】图并志,最后一卷记载由欢潭迁居四卦族人内容。《欢潭田氏宗谱》共修十一次,第一次修谱,明洪武三十年,十三世伯庸公田华中修。永乐十四年,十四公田世英第二次。咸丰十七年,十六世公田钜九垓荣义公等修第三次。宏治九年,十七世田可信庵公廷允修第四次。崇祯年间,二十二世田助、初阳公字明起等修第五次。康熙六十年,二十四世田间来是庵公修第六次。乾隆四年,二十四世田越奇、二十五世田思镕、二十五世田有稼修第七次。乾隆三十四年,二十六世田思贻、田谋修第八次。(七、八两次修谱班底主要是人超、尔穟、端范,第八次人超主持桥外,田谋主持桥里)。乾隆五十三年,二十四世邦俊、二十五世田子益修第九次。道光十六年,二十七世田襄修第十次,(第 10 次修谱,田襄因年逾七十,主创人是田行义)。光绪三十年,田绳祖等修第十一次。清光绪三十年,重修田氏宗谱后,垂百年再无赓续。以致光绪以降,欢潭田氏一脉宗亲聚散无凭,子孙后代无以问祖,他乡宗亲无处寻根。有感于斯,欢潭田氏各房前辈及热心族人屡次倡议,聚商修谱大业。2017 年 9 月 24 日,欢潭田氏宗谱续谱理事会成立,田水茂等诸君董理其事,《欢潭田氏宗谱》之编,肇始于丁酉季秋,谋以三年而谱成。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春气暖

春气暖

闲梦不留人
【强大腹黑公主vs自卑绝美小倌】【小剧场版】最近,江流石很忧愁,他想,他可能对公主魔怔了。他一天不见公主,就浑身不自在,看什么都伤春悲秋,时刻体会什么叫“相思入骨,无药可治”,什么叫“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等好不容易与公主见了面,却说不出什么俏皮话,只知傻愣愣地盯着公主,还想把她的发与自己的发,打一个同心结,生生世世不分开。江流石:这还是我么?这还是我么?说好的天下第一名倌、天下第一美
其它 连载 34万字
穿越之锦绣农家乐

穿越之锦绣农家乐

肖遥
锦绣农家乐的老板娘唐栗儿穿越了。唐栗儿表示,穿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已经功成名就,日子正过得风生水起,却突然成为一穷二白外加营养不良的小萝莉。。。上有老下有小,爹娘性格善良软弱,哥姐习惯了压迫,弟妹年幼。祖父偏心,祖母重男轻女,刚刚穿越便面临被卖做童养媳的命运。。。老天如此不公,唐栗儿握紧拳头表示,改变命运从不被卖开始。。。可是,这突然多出来的一世记忆却又是怎么回事?唐栗儿怎么也没想到,原主居
其它 连载 158万字
[综]弈剑听雨

[综]弈剑听雨

恋恋
锦瑟带着游戏天下三的角色穿越到了架空的唐朝,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和她有一样遭遇的小伙伴。小伙伴陆小凤:我就是和花满楼喝个酒而已,竟然来到了唐朝,我一定是喝醉了小伙..
其它 连载 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