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龙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久久小说网www.jjxsw.info),接着再看更方便。

县里接着朱大人的信函, 就要收拾衣装, 准备上京了。临行前宋时叫人给赵悦书送了封信, 问他何时把男朋友接回去。

赵悦书很快派人回信, 说是这些日子因为王、林几家落马,家里管他管得更严了,肯定没法去别院看李少笙,还是想请宋时帮着照管一二。他现在正努力念书, 等他考上举人,就能正大光明地把李少笙接回家里。

等他考上举人……罢了, 这俩人多少也是为了他们家的事耽误的, 不然现在至少还能见面。

宋时只得问李少笙:“我要随家父上京,你是接着住县里,还是搬出去一阵子银钱不必担心,我这里算你一份编《白『毛』仙姑传》的工钱,等唱本刊印同来,卖的银子也会分你。”

李少笙道:“这《白》传是舍人的本子, 孟三郎所作,小的岂敢要银子舍人既要上京,小的也不敢再在衙里打搅,这便搬回沈『主席』借咱的院子去。小的会绣花、会梳头、画戏妆,往后兼干这几样也能挣些衣食, 不须舍人惦念。”

他们做男娼的也和伎女一样,爱作良家打扮,做饭、泡茶、缝衣、刺绣都样样精通。宋时感念他当初来报信的情份, 便说:“你要想开店卖些绣品,也可在县里借钱,我替你担保。”

县里的小额低息贷款是可以搞信用贷的,有本县身份、固定收入的人就能替人担保。他开个小店铺,赔也赔不了多少,宋时担保得起。

李少笙笑道:“哪里用得着公子担保,小人到瓦舍里给人画一个新样妆容就能赚几十大钱;一幅苏绣的白『毛』仙姑小像能卖十二三两银子;若是绣舍人的,价钱还要高……”

他蓦地掩住口,连连摇头:“小的真没敢赚这银子,只给人绣了白『毛』仙姑的!”

不要紧,这点娱乐精神他还是有的。他当初为什么把自家父子编进唱本里还不就是为了给自家扬名。先把他爹这个刚直爱民的清官的形象立起来,别人要打压他们,也得先考虑考虑会不会被民意反噬……

不过古代人肖像画的画法有点问题,要是给他也画成长须、鱼尾纹、肿泡眼,老了二三十岁的样子,那还是别卖了。

却不想李少笙拿来的画儿还挺正常,有挂轴画芯大小,看着就像绣像本《西厢记诸宫调》里的张生一样,儒生巾袍、高眉细眼、一个勾的鼻子——比不得现代漫画那么『逼』真好看,但古画的欣赏方式不一样,看久了也能看出几分眉清目秀。

他弹了弹纸缘,点头道:“可以。只是尺幅有些大,回头缩一缩,将来《白『毛』仙姑传》雕成书版时,便取你这画当作绣像『插』在书里。”

不过这么大一张画,绣它来做什么

“多半是家里有田地的大户,请一张公子的小像回家,保佑明年水旱不侵、稻麦丰产、地里不生虫……”

什么王氏都破产了,还有大户敢挂他的像不怕一块儿破了吗

不像话!

怎么就不是追星少女看他长得好看,找人绣他的像挂墙上欣赏呢!

他愤然摔了摔袖子,跑去找桓小师兄诉苦:“武平县『迷』信的风气实在不堪!我过几天就要陪父亲入京,无暇分身,小师兄在县里得帮我管管这些愚夫愚『妇』!”

桓凌听说武平县信神的风气已然严重到连活人都要供起来了,也觉着不像样,应声允准:“这风气是该管管了。过两个月就是年节,只怕这股胡『乱』祭祀的风气更浓,得贴告示,不,再办一次‘三下乡’,叫本地衙差上台宣讲,百姓们更容易听信。”

不过,“方才你怎么忽然叫我‘小师兄’”

小师兄我叫了吗我不是叫的师兄么宋时理直气壮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而没能把桓凌盯得主动避开,只好自己先挪开眼,仍是浑若无事地说:“也许是一时失口吧。说来师兄年纪也没比我大多少……”

“嗯。”桓凌点了点头,忽然抬手在他鼻子下方比了比,也一本正经地说:“当年先父刚把你带回我家时,师弟你才这么高,我当时也觉着该叫你一声‘小师弟’。”

那时候宋时才这么点儿大,一晃四年不见,就抵他发际高了。桓凌慢慢收回手,笑了笑,揽着他往后堂走:“走吧,先去收拾带回京的礼物。回去时你多带些银子,经过苏松一带也好买些时新料子捎回家。”

宋时跟着他往后衙走,淡定地问:“师兄要不要捎些东西回家”

有几封信要寄给师长、同年,家里就不必了。他怕宋时到桓家再触景生情,又怕祖父和堂兄弟们为难他,宁可叫府尊朱大人帮忙捎去。桓凌跟他说了要寄的人,又取笑一句:“这么快又不叫小师兄了”

其实叫小师兄也没什么不好。他家里还有两位堂弟,时官儿叫他小师兄,岂不正说明心里只当他一个人是师兄,别人都要疏远一层

他心里叫了“时官儿”,宋时却恰好说了句“我也没计较师兄叫我时官儿”,听得他心口微颤,险些以为自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但细细回忆一下,便知道自己什么也没说,这句话只是巧合而已。

他轻轻吐了口气,放空心思,赶快拉着宋时收拾东西去了。

两天后,宋家父子便带着县里孙典史乘车进了府城,与朱太尊一道登船北上。

宋时老家就在河北保定,到京里肯定就能见着家人,所以带的东西不少:不光是送京官的炭敬、土仪,还有给家里捎的福桔、柚子、荔枝、龙眼干之类小吃。到江南一带,又要买些吴绫、缂丝、松江布、苏杭彩缎和苏州样的新衣裳首饰。

朱大人虽然没有亲戚在京,却也在苏杭、南京采买了不少东西,笑呵呵地对宋县令说:“这些是要替桓通判捎回侍郎府的。宋大人可有礼物要往侍郎府送咱们两人结伴同去也好。”

宋县令岂止没有礼物,也不愿意踏足桓家一步,勉强笑道:“下官家小已在京里等着了,到京还得先找到他们,以免家人担忧,只怕不能与朱大人同行了。”

朱大人有些可惜,不过想想他是代桓侍郎的亲孙子送东西去的,有这份面子,也实不用宋大人这位与桓妃拐着几道弯的人替他说好话了。

他们往北到长江都是乘船而行,水路安稳,长日无聊,宋时就抓紧时间写起了论文。因为刚清过一回隐田隐户,对社会阶层、富户贫民之间的矛盾特别清楚,这回他就专心写起了古代的社会关系:

之前写士人生活小论文时,他已经写过士农工商四民关系,这回再重复一下,就能凑不少字。顺便再写一下他最熟悉不过的科举——都写到当官入仕了,哪儿能饶得了科举呢

四民写完了,就写他最近接触最多的——就是租税、田赋、徭役。

南宋以后,福建一带就开始风行永佃制了,佃户和地主之间的租佃合同是将代表土地使用权的田皮、代表所有权的田骨分开的,而田皮在流通中还可能产生二地主,层层盘剥下来,佃户身上所背负的租子竟要比赋税还高得多。所以他们清隐田隐户时,许多百姓宁可交税、服役,也支持他们……

嗯,再顺便写写地主和佃农的利益冲突,佃农抗租抗税的斗争!

当然还有宗族。他亲手拆了武平县最大的几个宗族,审过各宗族的家长,也审过受阴庇的子弟,接过远支分宗子弟与其妻孥的状子,也颇有可写的角度。

这一路上他都闷在船里写论文,因为不方便用郑朝的书当参考资料,索『性』用了宋朝的会典,文集作参考,摘取其中内容混着自己切实见到的情况汇编成文。

在船上一个多月夙兴夜寐,他竟写出了五万字的论文——都赶上硕士论文的字数了!修订完全稿之后又靠手写输入法,在袖子里辛辛苦苦地抄了三四天,终于发送了出去。

之后便是尽人事……接着尽人事,还可以抓紧时间再写一篇古代官员如何受贿的小短文。

不过过了长江,水路就上冻了,之后的路都得乘马车走,车里不方便写稿,他的速度也被拖慢了不少。到进京后,拜见了在客栈里等着他们的大哥、二哥,给小侄子们发了礼物之后,他就一头扎进论文的海洋里拼命赶稿。

除了腊月二十五陪父亲赴礼部报道,二十六送兄长们回乡祭祖,元旦朝觐、正月十四大祀又要送父亲入宫,中间放假的日子他竟一天也没歇,熬得昏天黑地,总算把古代行贿受贿技术的科普文章写好提交了上去。

等他再度正式出门,已到了正月十八,外官到祀部过堂的时候了。

宋大人过堂时倒没受什么为难。御史黄大人、府尊朱大人给他写了不少溢美之词,布、按二司与他虽不熟悉,但都看过黄巡按的书信,深知他在地方清隐田隐户、追索历年积欠,做出的事有多了不得,给的也是最好的考语。

负责考察的主事问了他几句清田亩、抑豪强的细节,宋县令都是亲自读卷宗,堂上附审的,应声便能答出来。两位堂上听审的吏部侍郎、都察御史也都听得满意,填完考语之后,温和地说:“武平县年纪虽长,做事却有一腔勇壮,足以再为国效力几任。”

顺顺当当,便是一个“称职”。

考选时,合格的只分“称职”“平常”两档,不称职的才会细分“老”“疾”“疲软”“贪污”等问题,按问题严重程度或贬官,或冠带闲居、或罢职。

似宋县令这样的,论政绩已足够,只是到任时间还短,任满三年后顺顺当当就是个升迁。

宋县令大喜过望,当场行礼称谢,也替典史说了几句好话——抓捕犯人是典史的职责,自然能跟着分一点功劳。而再往上,布按二使司与府厅上下诸官也都沾着他的光,得着了称职的考评,人人喜气洋洋,争夸宋县令贤能。

不愧是当初在广西就能驱逐伎女,整肃一县风气的铁骨知县!

到了福建就不只整肃风气,更打压豪强,追索积欠,自己县里便解决了大灾之后赈济的问题,给朝廷省了多少银子了!

到下午福建官员全数过审,出了吏部衙门,布政使周敬便满面春风地夸宋县令:“我福建官员已多年没受过吏部这样的优容了,宋令此番功绩,实在叫咱们脸上有光。”

宋县令连忙谦虚,称都是巡按大人的功劳,他不过是依命行事。

提刑按察使司素来管着刑狱,按察使邵玘却是最能看透本质的,含笑应道:“不然,那《白『毛』仙姑传》里唱的,可是宋大人的令郎受命救灾,才救了那位白『毛』仙姑。因救了她,宋大人才查了王世仁家,才有后来黄大人私访查案,一举平定诸凶之事的。”

两位上官做主,出了府厅便拉上宋县令的那位令郎君,到福建会馆吃酒庆贺。周大人径直要了楼上包厢,点了九桌上等席面,又要了京里特产的烧酒配餐。

酒菜送上,才吃了几筷,隐隐竟似听到有熟悉的曲词钻入耳中。邵按察最懂曲艺,先反应过来,问周布政:“可是唱的《白》传最开头,喜儿等父亲回家那段”

他们两人是同时上船的,船上长日无事,难免就看看曲词,偶尔听下人唱几句。但这曲子是他们福建新作出来的,一行人也才进京不久,又都是来朝觐的,谁有心思传唱这曲子

一名典史便应声出去,问这是谁唱的。那会馆主人亲自来奉承,殷勤地说:“实是从年前传开的,都察院老爷们爱听,说什么吏治清明的,京里许多伎女都学了,到我们会馆赶趁时,也给客人唱这些。”

都察院啊……

众官吏的目光在空中交错,同时想到了黄大人。唯有宋时跟他们的思路岔开了一点——他想到的是临行时桓小师兄托他转交师友的几份年礼。

仙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
王爷太纠结:毒医王妃不好惹

王爷太纠结:毒医王妃不好惹

云沐晴
她28岁,偶遇黑帮交火,光荣穿越!再次醒来,穿越到因被追杀而坠崖的八岁女孩身上,后幸被名满江湖的毒医双煞收养,总算因祸得福。七年之后,华丽转身,是名满四国首..
仙侠 完结 98万字
首席,想明白了再结婚

首席,想明白了再结婚

顾绵
人前他宠她入骨,人后,他清冷淡漠。上了网络头条,她向他拨了电话主动认错。那一天,他站在她的面前,她低着头,坎坷不安,以为完了。可是,他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无情..
仙侠 连载 46万字
紫薇天帝

紫薇天帝

白首青山邪
此处,有帝皇立国,有宗门传道,有百家争鸣,有诸侯雄踞一方。当大争之世,天运浩荡,风云变幻,龙蛇陆起。大劫降临,无尽天骄,趁运而起,照彻寰宇。岁月如潮,逆转回流,强者伏尘,重回大劫之前。积气运,累功德,夺机缘,博弈天地,败尽英雄,登临巅峰。(紫微血化紫薇树,象征某种遗志心愿,并非谬误。)
仙侠 连载 69万字
超现代武尊

超现代武尊

阿又与阿人
“我堕疑网故,谓是魔所为。”《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第三》堕入轮回,初心不改,布武天下,唯欢不败。在一栋连一栋的摩天大楼之间,在无数摄像头的关注之下,在此逐利求名的人间,在轮回的心路上——武是什么?两千年前的武朝武尊项欢,一掌将自己打穿越到现代社会。善良可爱的高考女生,狂热痴迷的粉丝,一面千笑的霸道总裁马总,朝阳区群众代表居委会大妈,雷厉风行女阿Sir,纨绔子弟富二代人渣群,面具下的天官小丑,被
仙侠 连载 124万字
恶女戏夫

恶女戏夫

墨辛夷
前世的她为爱妥协,兼顾工作之余,洗衣煮饭样样精通,结果却惨遭背叛,说她只是一个保姆,她愤然离家却遭遇事故,在死前发誓今生来世必定断情绝爱。今世的她借尸还魂重获..
仙侠 连载 16万字
[红楼]打脸啪啪啪系统

[红楼]打脸啪啪啪系统

紫微不是花
从来没有看过红楼梦的富二代张元在受尽欺负后被陷害至死。死前最后一秒他是饿死,是的,你没听错,他做了一个饿死鬼。可是转眼他看到了什么,打脸系统是什么鬼!恭喜宿..
仙侠 连载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