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久久小说网www.jjxsw.info),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说袁洪调兵前往孟津驻扎,以阻止诸侯军队的进攻,这里暂且不表。而在渑池县,张奎一直在盼望朝歌的救兵。然而,有探马来报说:“天子招募了新元帅袁洪,调兵二十万驻扎在孟津,但并没有发兵来救渑池。”张奎听后大惊,说:“天子不发救兵,这城如何守得住!前有周兵,后有孟津的诸侯,我们腹背受敌,这是必败之道。如今反而置我们不救,这可如何是好”于是,他急忙与夫人高兰英商议对策。

高兰英说:“凭我们两人的能力,也可以抵挡周兵一段时间。现在袁洪在孟津阻住诸侯的军队,那么南北两路的诸侯就不能抄我们的后路。我们只需要打听袁洪的战况,如果他能够打败南北两路的诸侯,我们再与你合兵共破周武,就没有不胜的道理。现在我们只需要设法守城,不要与周将正面对敌。等到他们粮尽兵疲的时候,我们一战就可以成功。”张奎听了夫人的话,虽然心里有些疑虑,但也只能如此行事。

另一方面,子牙见渑池这个小县城久攻不下,反而损失了许多将领,心中十分郁闷。他正在中军帐中伤悼阵亡的将士,忽然有辕门官来报:“有一道童求见。”子牙传令请道童进来。不一会儿,只见一个道童来到帐下行礼说:“弟子是夹龙山飞龙洞衢留孙的门人。因为师兄土行孙在夹龙山猛兽崖被张奎所害,家师已经知道这是上天的定数,救不得了。但是过渑池还需要有缘由,所以家师特地派弟子来此下书给师叔,师叔看了书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

子牙接过书信展开观看,只见书上写道:“道末衢留孙致书于大元帅子牙公麾下:土行孙合该在猛兽崖死于张奎之手,这是理数难逃的命运,我只能在崖边垂泪叹息而已。现在张奎善于守城,我们急切之间难以攻下。但是他的命运也即将终结。

当日,子牙发出命令,哪吒、雷震子各自领令箭前往指定地点,杨戬、杨任也领柬贴行动,韦护同样领柬贴执行任务。子牙部署完毕,到了晚间,周营中炮声震天,三军呐喊,直杀向渑池县城下。张奎急忙上城设法守护,用尽千方百计进行防御,使得周军一时难以攻下。

子牙知道张奎善于守城,于是暂时鸣金收兵,打算另谋策略。到了次日午末未初时分,他请武王上帐相见,说道:“今日请大王同老臣一起出营,去察看渑池县的城池,以便更好地攻取。”武王是一位忠厚的君子,随即应允道:“孤愿往。”

于是,武王和子牙一同出营,来到城下周围仔细观察。子牙用手指着城墙对武王说:“大王,若要攻破此城,必须使用轰天大炮方能攻打。只要有了这种大炮,此城便可一举攻破。”两人在城下指画商讨攻城之策,却被渑池城上的哨探士卒看在眼里。

哨探士卒立刻报告给张奎:“启禀老爷,姜子牙同一穿红袍的人在城下探看城池。”张奎听报后上城来查看情况,果然看到子牙和武王在城下指指点点。张奎心中不禁暗想:“姜尚欺我太甚!只因我连日坚守此城不与他交战,他便欺我无人可用,在我城下肆行无忌。”

于是张奎下城对夫人高兰英说:“你可用心坚守此城待我出城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以防后患无穷。”高兰英答应一声便上城观战去了。而张奎则上马拎刀打开城门如飞马一般冲了出来大声呼喊道:“姬发、姜尚!拿命来!

子牙和武王见张奎追来,便拨马向西逃走。张奎紧追不舍,见周营中一将也不出来接应,他越发放心大胆地追赶。追了约有三十里路,突然听到金鼓齐鸣,炮声响亮,三军呐喊声震动天地。原来,这是周营中的大小将官按照子牙的事先部署,齐出营来,直杀向渑池城下。

高兰英在城上全副武装,守护城池。她忽听周营中又是炮响,却不知其故。就在这时,城上落下哪吒来。哪吒现出三首八臂的法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向高兰英杀来。高兰英急忙上马,用双刀抵住哪吒。但二人在城上争斗不便,于是高兰英决定走马下城与哪吒继续交战。

然而,她刚下城就遭遇了哪吒的猛烈攻击。与此同时,雷震子也展开双翅飞上城来,用黄金棍将城上的军士打散,并迅速斩关落锁,让周兵得以进城。高兰英见势不妙,正欲取出葫芦放出太阳神针进行反击,但已经来不及了。哪吒一记乾坤圈准确地打中了她的头顶,将她打下马来。紧接着,哪吒又一枪刺去,结果了高兰英的性命。高兰英的灵魂随即飘向封神台去了。

话说雷震子和哪吒攻进了渑池县,守城的军士们见主母已死,纷纷伏地投降。哪吒对他们说:“你们都免于一死,等候元帅来安民吧。”然后,哪吒又对雷震子说:“道兄,你先在城上守住,我去接应师叔和武王,免得他们受到惊吓。”雷震子答应一声,哪吒便登上风火轮,往正西方向赶去。

此时,张奎正在追赶子牙,已经追了二十里远近。突然,他听到炮声四起,喊声大振,心中惊疑不定,也不再追赶子牙。子牙在后面大声呼喊:“张奎!你渑池已失,何不归降”张奎心慌意乱,知道自己中了计,于是勒转马头,沿着原路返回。

天色已黑,张奎正遇上哪吒。哪吒现出三首八臂的法身,大骂道:“逆贼!你今日还不下马受死,更待何时!”张奎大怒,挥刀直取哪吒。哪吒手中枪急架相还。两人交战数合后,哪吒又祭起九龙神火罩向张奎罩来。张奎知道这神火罩的厉害,于是身子一扭,往地下去了。哪吒见张奎逃走,想起土行孙的遭遇,心中不禁感到悲伤。他往前去迎接武王和子牙。

张奎急忙走到城下,见雷震子立在城上,知道城池已经陷落。他不知道自己的夫人是死是活,心想:“不如前往朝歌与袁洪合兵一处再作打算。”于是张奎全副武装施展地行术沿着黄河大道如风一般飞去。

哪吒上前迎接武王和子牙一同回到渑池县。他们将大军进城屯扎又将城上的周将首级收殓设祭安葬。此时杨任远远望见张奎从地底下来了他对韦护说:“道兄张奎来了。你要仔细些不要让他跑了。你看我的手往哪里指你就往那边祭降魔杵镇住他。”韦护答应一声。张奎正走着远远看见杨任骑着云霞兽手心里的神光射向他。杨任大呼道:“张奎不要走!

张奎听到杨任的呼喊,吓得魂不附体,不敢有片刻停留,立刻施展地行法,瞬间逃走了一千五百里远。杨任骑着云霞兽紧追不舍,而韦护则在上空注视着杨任,三人形成了一场奇特的追逐战。

张奎在地下逃窜,杨任紧紧跟随在他的上方。无论张奎往左还是往右,杨任都能迅速调整方向继续追赶。张奎无法摆脱杨任,只能不断向前飞奔,试图找到逃脱的机会。

然而,就在他即将逃到黄河岸边时,却遇到了杨戬的阻拦。杨戬奉子牙之命,早已在黄河岸边等候多时。他见杨任追来,立刻点燃了衢留孙指地成钢的符箓,将黄河岸边变得如同铁桶一般坚固。

张奎冲到黄河岸边,却发现四面八方都被封锁得严严实实,半步也无法移动。他左冲右撞,却始终无法找到突破口。当他试图撤身退回时,却发现后面也已经被封锁得如同铁壁一般。

张奎陷入了绝境,心中慌乱无措。就在这时,杨任用手指向下方一指,半空中的韦护立刻将降魔杵狠狠地砸了下来。这降魔杵是镇压邪魔、护三教大法的宝物,威力无比强大。可怜的张奎哪里承受得住这样的攻击!他瞬间被降魔杵打成齑粉,灵魂也飘向了封神台。

杨任、韦护和杨戬三人得胜归来,向子牙详细汇报了打死张奎、追赶至黄河的经过。子牙听后大喜过望,在渑池县逗留了数日之后,便择日起兵继续前行。

那一天,子牙整顿了人马,离开了渑池县,一路向黄河而来。时值隆冬,天气异常寒冷,众将官身穿重重铁铠,披着叠叠征衣,仍然难以抵挡刺骨的寒气。这种严寒的天气,有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被子再厚也感觉不到温暖,手缩在袖子里像握着冰块。枯萎的叶子上挂着霜花,苍松的枝头上也挂着冻结的铃铛。大地因为过于寒冷而开裂,池塘因为水结冰而变得平整。渔夫的舟上空有钓线,因为鱼儿都藏身在冰层之下。道观里空无一人,因为连修行之人都无法忍受这样的寒冷。樵夫为找不到足够的柴火而发愁,贵族王孙则因为有足够的炭火而感到欢喜。出征的将士必须意志如铁,才能在这样的严寒中坚持下去,而诗人则因为手指冻僵而无法书写。即使穿上皮袄仍嫌不够,披上貂裘也还觉得轻薄。年迈的和尚在蒲团上坐得身体僵硬,旅人在纸糊的帐篷里因为寒冷而魂飞魄散。不要惊讶于这严寒的威力,因为军队的行进命令就像雷霆一样不可违抗。

当子牙的人马来到黄河边时,左右的士兵立即将消息报到中军。子牙命令道:“向民众借用船只,并且每只船都要支付五钱的工食银,我们不能白白使用民众的船只。”这一举措使得万民乐业,无不欢呼感德,称赞子牙真是一位“时雨之师”。

接着,子牙又传令准备一只龙舟,专门用来装载武王。子牙与武王坐在龙舟的中舱里,左右的士兵划着桨向黄河中心进发。突然,只听得黄河内波涛汹涌,风声大作,武王的龙舟在巨浪中颠簸不已。武王惊问道:“相父,这龙舟为何如此颠簸”子牙回答道:“黄河水流湍急,平日里浪花就不小,更何况今日有风,而我们的又是龙舟,所以颠簸得厉害。”

武王又说:“推开舱门,让我看一看外面的情况如何”子牙和武王一起推开舱门一看,只见黄河上浪涛滚滚,层层叠叠的巨浪像山一样压过来。

武王看到黄河白浪滔天,一望无际的景象,被吓得面如土色。那龙舟在巨浪中上下颠簸,忽然一个旋涡将水面分开,随着一声响亮,一尾白鱼跳进了船舱。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武王吓了一跳。那鱼在船舱中左冲右突,跳起四五尺高。

武王问子牙:“这鱼跳进船里,是吉是凶”子牙回答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鱼入王舟,象征着纣王即将灭亡,周室将要兴起。这正是预示大王您将继承汤的天下。”

子牙随即传令给厨师,让他们将这条鱼烹制好给武王享用。但武王却说:“不可。”他命令将鱼扔回河中。子牙劝道:“既然这鱼已经跳入了大王的船中,岂能舍弃正所谓‘天赐不取,反受其咎’,理应享用它,不可轻易丢弃。”

武王的左右侍从听从了子牙的命令,迅速让厨师烹制这条鱼。不一会儿,鱼就被烹制好并献了上来。子牙命令将鱼分赐给各位将领享用。

过了一会儿,风平浪静,龙舟已经顺利地渡过了黄河。

当得知周兵已到,四百诸侯便开始准备迎接武王。子牙深知武王是位仁德之主,决不会做出欺君之事。他担心如果众诸侯过于尊敬地称呼武王,可能会让他在中间产生犹豫,进而影响大事的进展。因此,子牙认为必须预先进行安排,以便在相见时不露出破绽。等到破纣之后,再作进一步的决定。

于是,子牙对武王说:“虽然现在船已经靠岸,但请大王仍留在船上。待老臣先上岸,陈设好器械,整顿军威,向诸侯展示武力,并设立好营栅,然后再来请大王上岸。”武王回应道:“一切都听凭相父的安排。”

子牙率先上岸,率领大队人马在孟津设立了营塞。随后,众诸侯纷纷来到中军帐中见子牙。子牙迎接他们上帐,相互行礼后,对他们说:“各位君侯在见到武王时,不必深入谈论讨伐暴君、安抚百姓的原因,只以观察商朝的政务为借口。等到破纣之后,我们再作进一步的商议。”众诸侯听后大喜,都按照子牙的吩咐行事。

接着,子牙命令军政官与哪吒、杨戬前去迎接武王。后面又有西方二百诸侯随后渡过黄河,与武王的车驾一同前进。这真是一次天下诸侯的大会合,场面自然非同一般。有诗为证:

今日诸侯会孟津,纷纷杀气满红尘。

旌旗向日飞龙凤,剑戟迎霜泣鬼神。

士卒赳赳歌化日,军民济济庆仁人。

应知世运当亨泰,四海讴吟总是春。

当武王与西方二百诸侯来到孟津大营时,探马立即将消息报入中军帐。子牙随即率领南北二方四百诸侯以及数百位小诸侯前来迎接。武王直接进入中军帐中,与众诸侯相见。其中包括南伯侯鄂顺、东南扬侯钟志明、西南豫州侯姚楚亮、北伯侯崇应鸾等重要诸侯。

当所有的诸侯都进入营地后,只有东伯侯姜文焕还未曾进入游魂关。于是,大家便安排武王进入中军帐。然而,武王却非常谦让,与众诸侯相互推辞了很长时间。最后,武王与众诸侯一起下拜,场面非常庄重。

所有的诸侯都俯身下拜,说道:“今天大王亲临此地,让我们这些诸侯得以一睹天颜,仰观大王的威严与德行。我们希望大王能早日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这对于天下来说将是莫大的幸事!对于万民来说也将是莫大的幸事!”

武王则非常谦虚地回答说:“我姬发继承先王的遗业,孤陋寡闻,德行不足,深恐有负于先祖的功业。承蒙天下诸侯传檄相邀,特此拜相父姜子牙为军师,与各位贤侯相会,共同观察商朝的政务。如果说是我姬发冒昧兴师,那我岂敢当此大任。我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得到各位贤侯的教导和帮助。”

这时,豫州侯姚楚亮上前对武王说:“纣王无道,杀妻诛子,焚炙忠良,杀戮大臣,沉湎酒色,不敬上天,废弃祭祀,抛弃百姓,亲近罪人。这些行为已经触怒了上天,因此上天才会降下灭亡商朝的命令。我们奉大王的命令,恭行上天的惩罚,讨伐罪恶,安抚百姓,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这正是顺应天意、顺应人心的举动,可以平息人神的愤怒,让天下人都感到高兴。如果我们和大王都坐视不理,那我们的罪过就和纣王一样了。希望大王能明察秋毫,做出正确的决定。”

武王说:“纣王虽然不走正道,但都是受到臣下的蒙蔽和诱惑。现在我们只是去观察商朝的政务,擒拿那些受他宠幸的奸邪之人,责令纣王改正他的弊政,那么天下自然就会太平了。”

彭祖寿则说:“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居其位。以前尧帝拥有天下,但因为他的儿子不肖,所以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帝拥有天下,也是因为他的儿子不肖,所以把帝位禅让给了禹。禹的儿子贤能,能够继承父亲的事业,所以帝位一直相传到夏桀。然而夏桀德行衰败,暴虐无道,天人共愤,所以商汤得以奉行上天的惩罚,把夏桀流放到南巢,讨伐夏朝而拥有天下。历史上贤圣的君主六七位都做过这样的事情。至于纣王,他罪恶贯盈,毁弃善政,残害百姓,不遵天道,皇天震怒,降下灾祸于商朝,因此上天命令大王来代替殷商,成为天下的共主。大王,希望你不要再三推辞,以免辜负了诸侯的期望。”

武王听了这番话,仍然非常谦让,没有立即应承。子牙此时插话说:“各位贤侯,今天也不是商议正事的时候,等我们到了商郊再详细谈论这些事情吧。”众诸侯都附和说:“丞相说得没错。”于是武王便命令营中准备酒宴,大宴诸侯一场,此事暂且不表。

且说在商营中的袁洪,此时收到探马的报告:“现在有武王的军队已经到达孟津,并在那里下寨,正在大会诸侯,请元帅定夺应对策略。”殷破败听后,急忙上前说:“周武王乃是天下的叛逆之首,自从他兴兵起事至今,所到之处都取得了胜利,军威非常锐利,元帅切不可轻敌,务必要严阵以待。”

袁洪说:“参军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我认为那姜尚不过是一个来自磻溪的村夫,他能有什么大本领这之前我们各关的将士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他们不用心,才让姜尚侥幸成功。参军请放心,看我明日如何布阵,定让他片甲不留。”

第二天,子牙升帐,众诸侯上前参见。这时,夷门伯武高逵上前说道:“启禀元帅,我们六百诸侯驻兵在此,一直未敢擅自用兵,只是在此地拒守,等待武王的大驾来临,以便听候调遣。今日我们若不能先擒住袁洪,那这小子还会逞强,根本不知道天兵的威力是不可战胜的。希望元帅能早日下令施行。”

子牙回应道:“贤侯的建议非常好。我们必须先下战书,然后再在孟津会兵,这样才能向天下展示我们的正义之师是如何击败邪恶势力的。”众人听后都大为高兴。子牙于是连忙修书一封,派遣杨戬前往商营内去下战书。

杨戬领命后,来到商营前下马,大声呼喊道:“我奉姜元帅的命令,来此下战书!”商营的探事小校听到后,立刻将消息报告给中军袁洪。袁洪得知周营来下战书,便命令左右:“让他进来。”不一会儿,军政官带着杨戬来到中军帐中。

杨戬将战书呈递给袁洪。袁洪看完后说道:“我不需要写回信,就约定明日会兵吧。”杨戬听后便告辞回到周营,向子牙汇报了袁洪的回应。子牙随即传令给众诸侯:“明早会兵,大家各自做好准备。”于是众人纷纷去准备了。

第二天,周营中炮声隆隆,子牙调出大队人马,有六百诸侯一同出战。周军正中是子牙的人马,全部举着大红旗;左侧是南伯侯鄂顺的军队,右侧是北伯侯崇应鸾的军队,他们举着五色的幡幢,整个阵势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座由盔甲组成的山海,威势如同猛虎下山,英勇无比。周军布好阵势后,三军齐声呐喊,冲向商军的前沿。

商营的哨马将周军的动静报告给了袁洪。袁洪与众将出营观看周军的大兵队伍,只见天下诸侯像雁翅一样排开,分列左右两侧,正中是元帅姜尚,左侧有鄂顺,右侧有崇应鸾。这场面真是壮观无比,有诗赞道:“诸侯共计破朝歌,正是神仙遇劫魔。百万雄师兴宇宙,奇功立在孟津河。”又有诗云:“姜尚东征除虐政,诸侯拱手尊号令。妖氛滚滚各争先,杨戬梅山收七圣。”

话说袁洪骑在马上,看见姜子牙身穿道服,乘着四不相神兽来到军前。姜子牙左右排列着众位门人弟子,后面跟着武王乘坐的逍遥马,南北两侧则分列着众位诸侯。而袁洪自己则身穿银盔素铠,坐在白马上,手持一条铁棍作为武器担在马鞍上英姿飒爽。他的英雄气概让人望而生畏。如何描绘袁洪的英勇形象呢有诗赞道:“银盔素铠璎珞红凝,左插狼牙箭右悬宝剑锋。横担宾铁棍白马似神行,幼长梅山下成功古洞中。曾受阴阳诀又得天地灵,善能多变化玄妙似人形。梅山称第一保纣灭周兵。”

姜子牙策马上前问道:“来者可是成汤的元帅袁洪”袁洪回答说:“你就是姜尚吗”姜子牙说:“我正是奉天命征讨、扫荡成汤的天宝大元帅。如今天下已经归顺周朝,商纣王无道,导致天下人都离心离德,他很快就将束手就擒。你的一点点力量,又如何能扑灭这熊熊燃烧的大火呢如果你早早投降,我们还可以饶你不死;如果你执迷不悟,一旦兵败,就会玉石俱焚,到时候你想求生也来不及了。不要再执迷不悟,白白地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

袁洪听后大笑说:“姜尚,你只知道在磻溪捕鱼,却不知道水有深浅。今天你侥幸通过五关,没有遇到真正的将才,让你深入我们的重地,你竟敢在这里花言巧语,迷惑我们的军心!”他回头对身边的先行官说:“谁来帮我拿下这个狂妄之徒,以泄天下之愤”旁边有一人大声呼应说:“元帅放心,我来取他性命!”说完他骑马飞奔到阵前,挥动手中的长枪直取姜子牙。

这时右伯侯姚庶良也纵马前来助战,他手中挥舞着大斧大呼道:“小子休得猖狂,有我在此!”两人也不搭话直接开战。两马相交时枪斧并举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斗如何激烈有诗为证:“征云荡荡透虚空剑戟兵戈扰攘中今日姜公头一战孟津血溅竹梢红。”

姚庶良手中的大斧舞得飞快让常昊难以招架。但常昊并非等闲之辈他是梅山上的一个蛇精变化而成。然而姚庶良并不知情他只想着如何取胜。在激战中常昊渐渐不敌败下阵去。姚庶良见状立刻催马追赶上去。

仙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
重生之田园凤女

重生之田园凤女

墨香盈袖
现代生活三十年,再度回到熟悉的故土,却已是物是人非,青梅竹马长大的他,高高在上,已经有了至亲至爱的恋人。若然如此,那就远离你的世界,开启我的不同人生。黯然失意..
仙侠 连载 70万字
钻石婚宠:独占神秘妻

钻石婚宠:独占神秘妻

薄荷凉夏
【淡漠如莲狐狸女致宠文,亲们放心入坑!】 权景吾是谁? 京城根正苗红的太子爷,人送外号景爷,亦是京城金字塔最顶峰的大钻石。 然而,有一天,万人敬仰的大钻石被一个女人贴上了专属标签,还是他们最最瞧不起的人,京城所有人都傻眼了。 简清是谁? 家族的污点,被人唾弃的孽种,豪门世家的笑料,一朝归来,大放异彩,欠她的,也是时候一一偿还了。 当层层身份被揭开,曾经看轻她的人无一不是啪啪打脸。 第一次见面,她
仙侠 完结 235万字
另一个人的世界

另一个人的世界

壹号病人
(本书献给所有总是孤身一人,面对自己喜欢的女生,却只能默默守护,每天用逗逼的行为来掩饰内心孤寂的废柴朋友。不要去想那些不真实的梦了,废柴也要有自己的梦想。只属..
仙侠 连载 7万字
都市之天庭谪仙

都市之天庭谪仙

九指大叔
天庭读心星君被贬下界,天庭的日子哪比上人间啊!金钱、权势、美女,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哥是纨绔子弟,对,哥现在就是纨绔,还是你得罪不起的纨绔子弟,什么霸道总裁,..
仙侠 连载 164万字
我在日本的恋爱喜剧

我在日本的恋爱喜剧

傲娇宅
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我们全家搬到了日本东京居住;来到东京,妹妹觉醒了奇怪属性让我无比烦恼,没想到刚进入学校,我便有了个漂亮的日本女朋友……
仙侠 连载 48万字
大圣狂

大圣狂

love飞鱼
【西游爽文,破解西游世界诸多谜题,你的不解,这里有答案!】西游是一盘偌大的棋局,执棋者也不仅仅是两人。须菩提、太上老君、如来、玉皇大帝,这些都是天界不可撼动的存在。他们的手中各持一子,都是执棋者。偌大棋局,棋子也非黑白两色,孙悟空、金蝉子、天棚、杨戬、虽暂为棋子,但逆天改命,大道征途,棋子即可摆脱执棋者,一子落纵横,风云定乾坤。执棋者与棋子之间的博弈,关乎三界六道。却不知,棋局背后,另藏玄机。大
仙侠 连载 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