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久久小说网www.jjxsw.info),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赵煦更是单纯的只是在拉家常,转移话题好方便pua罢了。

可问题是,高泰明自己心里面有鬼,看什么都觉得有人在害他,难免疑神疑鬼。

而赵煦的话和态度,更加重他内心的焦虑。

赵煦听着,对大宋在湖南地区的文教事业的发展情况,也有了些兴趣,便问道:“以卿之见,融州、鼎州等地州学文风如何”

高泰明回忆起自己所见的州学。

虽然学生看上去也就那么百十来个。

但那朗朗读书声,却迄今都仿佛在他耳畔回荡,而他现在又急于对宋庭的君臣表示恭顺,连忙拜道:“奏知皇帝陛下,以外臣之见,融州、鼎州等地州学,学风鼎盛,圣人之教充溢其中!”

赵煦听着,满意的点头,深感面子上有光。

正好,他缺借口奖赏一下王子韶这个听话的大臣,正好王子韶今天也在殿上,于是打算给他一个发挥的机会,便看向王子韶的方向,问道:“吏部,融州知州、鼎州知州都是谁”

王子韶闻言,连忙持芴出列,拜道:“奏知陛下,今融州知州乃是张敏,治平进士,鼎州知州则是王奂,则熙宁进士……”

“本官如何”赵煦又问。

王子韶答道:“奏知陛下,张敏本官洛阳判官,王奂本官应天府判官。”

赵煦点点头,懂了,都是选人充任的知州。

而大宋选人七阶四等,乃是晚唐到五代的州县幕职官发展而来。

这些人的本官,除了最底层的判司薄尉外,一律都是从八品。

但从八品之间的地位,却各不相同。

这其中地位最高的是所谓的两使职官,两使职官里又分出三个不同级别。

第一等就是三京、府判官、留守判官、节度观察判官。

这两个知州就属于这一序列。

算是选人爬到顶了!

一般来说,每科进士的头甲,初授就是这个级别的寄禄官。

而对那些在科举中,名次靠后的官员来说,要爬到头甲的那些人的位置。

有时候可能是一生!

范仲淹在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士第七十九名,初授的就是选人最底层的判司薄尉。

从判司薄尉爬到选人的顶点,他花了整整十年时间。

范仲淹尚且需要十年!

其他人可想而知!

赵煦便问道:“朕怎未见过这两位大臣的改官状”

王子韶答道:“奏知陛下,此二臣尚未合尖。”

选人要改官,需要集齐五张举主的荐书。

五位举主的荐书合在一起,就像个宝塔的塔尖一样,所谓俗称合尖。

同时,这也寓意着过程就像工匠造塔一样艰辛!

赵煦听着,道:“那便下特旨吧。”

“融州知州张敏,鼎州知州王奂,用心文教,朕心甚喜,特免举主一人。”

“诺!”王子韶持芴领旨:“臣谨遵旨意。”

选人合尖困难,举主难凑。

所以,国家就出台很多政策来帮助这些人。

政绩好,可以减举主人数。

朝廷的kpi完成的好,也可以减举主人数。

皇帝开心了,更可以减举主人数。

但有一个东西,是无法免除的,那就是无论怎么减,举主之中都必须有一位转运、常平、提刑正副使。

当然,你要能找到待制甚至宰执举荐,自然最好。

高泰明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心中无数念头泛起来。

最终归于同一个声音:“我就知道!”

“从我入境开始,这宋庭就已经盯上我了。”

很多细节,也都被他想起来了。

不止是在路上的,还有入京后的事情,特别是刚刚排队入觐的时候。

他当时就发现了,宋庭礼部押班的官员,看他眼神不太对。

好奇、疑惑、思索……

同时,在殿外等候的事情也被他想了起来。

“在我前面的那些贡使,都只是入殿拜了几拜就走了。”

在他前面入殿的有于阗使团以及西南龙、罗、石、张、方等土司。

于阗他不太熟。

可那五家土司,他熟啊!

特别是龙家和罗家,就都是特磨道上的地头蛇。

可这些人,明明离宋庭更近,与宋庭关系更亲密,却都只是拜了拜,连话都没有说就下去了。

轮到他,却被找上来说话。

这不是有预谋的铁证

这宋庭君臣还在他面前演戏!

呵呵!

赵煦在这个时候回过头,看向在殿上,似乎看傻了的高泰明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让高卿久候了。”

“不敢!”

“今日殿上不便说话,改日朕亲自在大内后苑,设宴款待高卿。”赵煦微笑着说道:“届时,朕再与爱卿好好谈谈!”

大理国,赵煦现在是没空,也没有那个时间、精力去管的。

要知道,现在连湖广都还未开发起来呢!

明清两代,湖广熟,天下足的物质基础,根本不具备。

所以像贵州、云南这样的山区,实在鞭长莫及。

但不要紧,先结个善缘,留个口子。

万一未来能用得上呢

此外,虽然说贵州、云南暂时没有办法控制。

但,可以先从经贸、文化领域开始嘛。

赵煦相信,自由贸易的红利,一定可以打动高家人。

此外,大理国崇佛,而大宋有的是高僧。

甚至还有来自西天的高僧!

等赵煦把汴京城的大和尚们收拾好了,就可以派几个高僧,去大理国弘法了。

同时,也可以允许大理国选派高僧,来大宋友好交流。

除了这些……

赵煦还想鼓励一下大理国。

你们不是西南霸主吗

你们和蒲甘不是世仇吗

别窝里斗了,快点南下去找蒲甘争夺缅甸吧!

大理国拿下蒲甘,打通印度洋通道后。

等将来赵煦腾出手来,就可以看向大渡河,学一下杨坚了——朕为天下之主,百姓民父母,岂因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发兵,过江!

什么玉斧劈开大渡河

太宗做过这种事情

朕怎么不知道

当然了,那只是下策,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经贸文化,加强联系、往来。

然后再通过其他手段,促使大理国内附。

可以适当让渡权力,给一些特权,允许其世袭罔替。

甚至只要求其承认大宋的统治就够了。

赵煦早就想明白了。

土司制度是一个有其生命力的制度。

他的存在是合理的。

而在这个时代,也确实没有那个技术条件,实现对这些偏远地区的统治。

所以,先扒拉到自己碗里再说。

要相信子孙后代的智慧!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火影之我是平民

火影之我是平民

灵语年
前世身为孤儿的穆长青,这一世重生到了火影世界,原本以为能够收获梦寐以求的亲情,但是却被九尾毁掉了。在母亲的爱意之下,他活了下来,并决心好好活在这片天地之下。他深刻的明白这世界的危险和艰难,为了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靠着先知手段和自身的努力不断的变强。穆长青:“我没有强大的背景、没有足够的天赋、没有厉害的师傅、没有优良的血脉、更没有什么吊炸天的外挂,我只能努力一点。”
军史 连载 44万字
大唐第一闲王

大唐第一闲王

末日游侠
贞观二年,当李世民和大臣们还在头疼如何赈灾的时候!赵王李元景却在骗着长孙皇后吃虫子!身为亲王,我也就只能逗逗美女,遛遛太子,狐假虎威的坑一下大臣了……
军史 完结 107万字
从炮灰到王者

从炮灰到王者

落花为谁
为族人甘为炮灰,遭遣弃不忘初心。组神威名震大陆,施仁政一统江山。时也!命也!胸有韬略,却无野心的李东生,在形势的逼迫下,走上一条-异于常人的封王路。
军史 连载 186万字
重生之乱世军师

重生之乱世军师

大漠青锋
一个网络写手,一不小心被滚雷击中,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投身到了一个门阀废物私生子身上,他安于现状本打算就此混完一生,可是命运的枷锁逼着他不得不逼着自己走上了一条抗争之路。
军史 连载 43万字